《《人民日报》今日重磅时评: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启示

  • 2024-08-06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热点话题。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低空经济不仅催生了诸如飞行汽车、无人机等前沿产品和服务,还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从地方政府到民间资本,各方积极参与低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与行动。

8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启示(人民时评)》。文中强调,要发展低空经济,一定要“把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结合起来,把单项创新和集成创新结合起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25年,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巡展的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真是秉承这样的宗旨,希望搭建低空经济产业与生态的平台,科学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平台,企业交流合作贸易的平台,资本信息人才流动与放大价值的平台!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  西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2025年4月16-18日;  长三角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9月;  环渤海·北京

2025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广州)

……

成都、南京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报名通道已经开启,火热报名中,时不我待!


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启示(人民时评)

《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06日第05版 石羚


  把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结合起来,把单项创新和集成创新结合起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打空中的士”“乘飞行巴士”,这些电影里的科幻场景渐成现实。前段时间,一款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越广东省博物馆、花城广场等地标景观,顺利完成试飞。四川成都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顺利完成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低空载人”新消息不断,展现了城市低空交通的无限可能,也彰显着低空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航空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据统计,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今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近60.8万架,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总数超1.4万家。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宝贵经验,能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启示。

 低空飞行器推陈出新,离不开新能源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的保驾护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为无人机提供更优动能;浙江一家企业研发9座混动飞机,能降低70%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多家企业推出无人机芯片,可提升飞行可靠性、复杂环境适应性……科技创新是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重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尤其需要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等通力合作,把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结合起来,把单项创新和集成创新结合起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低空经济扩大规模,要靠技术强基固本,也要靠产业强链补链。春花烂漫,江苏无锡丁蜀机场推出空中赏樱专线,游客乘坐直升机可获独特观赏体验;农忙时节,广州黄埔一家农场几乎无人下地,播种、管理依靠无人机……从农业生产、物流运输,到旅游观光、医疗救护,不断拓展“低空+”范围,聚焦应用场景构建产业生态链,有助于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瞄准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挖掘更多应用场景,这是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新业态、塑造新动能的现实选择